“我们这里有家做阀门的企业,5年时间里,靠专利实现了屌丝的逆袭。”近日,记者随宁波市科协在宁海采访时,当地科协工作人员这样报料。
在这家企业,还有个在宁波业内颇有名声的发明大王。5年来,他所带领的团队共获专利99项,基本都完成科技成果转化。这可以说是奇迹。
好奇之下,记者决定去会会他。通讯员 王国英 记者 王颖
从按吨卖到论个卖,售价翻6倍
逆袭
发明大王叫“王朝阳”,宁波华成阀门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主任。
他的履历很简单,1997年大学毕业,学机械相关专业,后来进入华成,做阀门。
“为什么会申请这么多专利呢?”
“一个是创新的井喷,二是公司自我保护的需要。”
“可以介绍下你认为最有科技含量的专利成果吗?”
王朝阳从桌上拿起一个黑色的部件,和相机的镜头差不多。“这个叫倒流防止器,是我们现在主打产品的核心部件,综合了4项专利技术。”
“这有什么用呢?”
王朝阳没有直接解释,而是讲起了前段时间媒体频繁报道的新闻。“高楼住户,打开水龙头,发现流出的水是蓝色的。原来是楼上的邻居,在抽水马桶的水箱放了蓝色的洁厕灵。”
“为什么这样?”
他解释道,主要是阀门出了问题,流到水箱的水,倒流回总水管里,流到了同一栋楼其他住户家中。“现在我们高楼用的,主要是普通阀门,靠两个金属部件闭合,水里有杂质,沙粒滞留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,密封性就不好了,容易回流。”
作为高级工程师,王朝阳和阀门打了十多年的交道。他说,“不是危言耸听,实际上,水回流,每天都可能在高楼里发生。只是,平时颜色区别不大,量比较少,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。”
“你们的阀门有什么神奇之处呢?”
“最大的特点是密封性好。”王朝阳通俗地说,首先,用橡胶代替金属,密封性更好;其次,传统的铜阀门是一道保险,现在的相当于给上了三道保险。
“市场反应怎么样呢?”
“2008年之前,华成做的是和国内大多数同行一样的铜阀门,产品打不开国际市场,在国内市场销售。不是按个卖的,而是按吨卖的,算下来,一个的利润,就薄得可怜。”
逆袭在2008年后发生了。“现在,公司以生产这样的三保险新型青铜阀门为主。主要出口到美国、日本这些发达国家,一个卖50美元左右。去年的销售额是7.3亿元,今年的目标是9亿元。”
新旧两个产品,单个成本差不多,售价却差了6倍多,利润也差别很大。
“也算是逆袭吧。”王朝阳有些庆幸地说,“5年前,很多规模比我们大得多的同行,现在还在做原来的产品,产值不如我们,日子不是很好过,竞争太厉害了。一些规模小的,已经被淘汰了。”
产品升级是被市场“逼”出来的
当时,怎么想到要从传统产品中升级呢?
“是逼出来的,也是被诱惑出来的。”王朝阳回忆,2007年销售很难、利润很低,团队都意识到必须要有改变。这时,一家美国公司带着一个阀门样品找到厂里,问会不会做。
此前,他们也问过国内不少阀门厂。
“当时我们不会。可是,对方报了一个价格,吓我们一跳,利润至少是当时产品的6倍多。更诱人的是,还负责包销,生产多少,就卖多少,而且是卖到我们一直想打开的发达国家市场。”
于是,王朝阳和同事们收下了这个阀门,“一定要给弄出来。”
本来以为,有了样品,研发会很轻松。
没想到,历经周折:到美国把样品采购回来进行“解剖”,各个部件都做出来后,组合起来,却达不到设想中的效果。
“我们意识到,不能学这个,只能做自己的产品,用自己的标准,达到一样或者更好的效果。”两年时间里,团队一点点摸索,一点点改。
王朝阳指着阀门中间的一小段弹簧说:“单这弹簧,我们就换了不同的材质、粗细、圈数,一点点试。”
2008年,终于成功了。甜头来得很快,金融危机,同行日子很难过,华成的产值却没有下滑。
这,只是起点。公司从此加大了研发力度。2008年前,公司没有一项专利,5年后,已经手握99项专利。
“专利有了,话语权有了,定价权有了。公司还参与起草了‘减压型倒流防止器’等3项国家标准的制定。”说起这些,王朝阳很开心。
他说,现在销售的压力轻了,美国客户只认他们的。现在,招聘压力轻了,技术革新了,简单劳动力需求降低,这几年都没招了,倒是不断补充技术人才。
开拓直饮水领域的阀门市场
目标
王朝阳说,我国2003年发布的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》中已明文规定了在管网的有关位置上安装倒流防止器。
比如,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,且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,就需要安装。
可是,现在各部门、房产商、建筑商都还不够重视。
王朝阳是宁波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。他现在已经着手在准备建议,提交到明年的宁波市两会上。“呼吁在宁波的高层建筑中安装,从源头控制污染。比如,一栋18层的高楼,只要安装一个大的止回阀,就能解决水回流的问题。”
从公司发展来看,接下来的两个努力方向:一是在国际市场上打自主品牌;二是开拓